星期一, 11月 05, 2012

敏感時刻的敏感電影: 「亞果出任務」


明天(2012年11月6日)就是美國總統大選的日子,這段時間以來,兩位重量級總統候選人:民主黨的歐巴馬與共和黨的羅姆尼,相互廝殺地難分難解。不論對於內政、外交、經濟、文化各層面,雙方都互有堅持,也相互爭辯。當中十分引人注目的一項,即是對於伊朗的態度,不論歐巴馬或羅姆尼,倒是有志一同認定伊朗是個「危險國家」,兩人的差異,僅在於歐巴馬主張「慎重以對」,羅姆尼堅持「強硬立場」而已。而就在這麼一個關鍵的時刻,美國竟然強力推出「亞果出任務」這麼一段攸關美伊兩國外交關係的電影,讓人不得不為這部電影推出的時間與目的提出質疑。

簡單地來說,「亞果出任務」是敘述1979年,伊斯蘭革命(傳統親美政權巴勒維國王被推翻,由宗教領袖何梅尼領導國家)之後,在伊朗人民強烈的反美情緒下,於11月4日衝入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挾持館內66名人質,但當中有6人趁亂於使館後門逃出,隱匿於加拿大大使私宅。主角(班艾佛列克飾演)受到美國CIA邀請,設法救出這六名使館人員,「亞果」(ARGO)是一齣「不存在」的電影,希望透過偽裝劇組人員勘查的方式,將六人「夾帶」出關,離開伊朗的驚險過程。
發展過程其實頗為平淡,編劇透過幽默的對談(如對好萊塢演藝圈的嘲諷),讓戲院中不時爆發笑聲,援救的經過也頗為順利,除了市場上因任意拍照而引發的小小插曲外,基本上只花了兩天的時間就成功離開伊朗。

其實說穿了,這也不過就是另一部「白人英雄」的影片,從早年的「第一滴血」(First Blood,1981)開始,好萊塢就不斷透過將亞非拉國家「妖魔化」的手段,凸顯主角(絕大部分是白人)解救同胞的偉大事蹟。這種風格,無疑是在正當化美國的侵略手段,更有可能是為了將來進一步的攻擊張目。

然而「亞果出任務」的劇情,和「第一滴血」或者「黑鷹計畫」(Black Hawk Down,2001)仍有很大的不同(或者在我眼中,很大的進步),就是在描述事件發生背景時,對該國何以對美國抱有如此深刻的敵意,給予比較客觀的描述。「亞果出任務」一戲在進入正題之前,用了大約3分鐘左右的時間,說明了巴勒維政權的腐敗,造成伊朗饑莩遍地,美國人卻在他的護翼之下,大肆掠奪伊朗最重要的經濟:石油,美國因此愈趨茁壯。在巴勒維被推翻後,流亡至美國,身罹重症,而伊朗人民則認為美國庇護罪犯,強烈要求引渡國王回德黑蘭受審;此外在電影中段,為掩人耳目而進行的「場景勘查」時,在未徵得商店主人同意下,擅自拍攝店中景物而引發衝突。此時編劇還特別讓店主說了一句何以讓他如此仇美的原因:「我太太被美國人殺死了」,讓觀眾知道,伊朗人民的「恨」,其來有自,並非盲目。

此外,不同於「第一滴血」或「黑鷹計畫」當中視越南人與索馬利亞人為「蠻族」,手段殘忍嗜殺,在「亞果出任務」這部片則展現了伊朗革命學生軍的「文明」與美國人的「野蠻」。影片中學生軍將人質矇住雙眼,帶往地下室執行槍決,板機扣下,卻只是虛晃一招,嚇人而已;相反地美國百姓在人質事件爆發後,對於住在美國境內的伊朗人民極端仇視,竟在大街上公然毆打伊朗人。不過影片當中還特別出現伊朗學生軍將反對者用工程車吊死的畫面,還是會給觀眾伊朗社會落後血腥的印象。

在美國選情如此緊繃的此刻,「亞果出任務」的上映,或許正代表著美國政府對於伊朗核計畫的無可容忍,試圖透過這部影片,讓美國及全世界人民重新回憶起過往美國與伊朗當局的衝突,進而相信美國對伊朗的攻擊不但是正確的,更是不為不可的必要行為。否則很難解釋何以在此敏感的關鍵時刻,發表這麼一部可能影響國際關係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