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月 13, 2014

孩子:學會勇敢

學期才剛剛開始,就面臨到孩子跟我都必須學習成長的小狀況(也許對孩子還說不是?)

學務處每學期有許多重要的例行業務,當中一項就是選舉班級的「優良學生」。在我的班上,我讓學生們自己提名,自己表決,最後選出了公認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孩子。

選出這個孩子擔任本班的優良學生,我十分欣慰,因為在我的眼中,這孩子確實是一個認真負責、熱心助人、行為端莊、言語適切的學生,即便不是同學互選,我也仍舊會指定這孩子,不做第二人想。

只是這孩子向來行事非常低調,非常不喜歡「上台」,總覺得「上台」這件事「很恐怖」,也因為這樣的心態,對於「領獎」一事十分排斥,就算只是上台領取班級校歌合唱比賽的團體獎項,事前也一直對我抱怨不已:「為什麼是我上台領獎?」

所以這一回當這孩子被公推為「優良學生代表」時,哀嚎、跳腳、推卸,抗拒情況非常強烈。我不以為然,因此對這孩子的訴求選擇視若無睹。

本來想找個時間聯絡孩子的母親,請家長協助勸說孩子,卻不想今天下午先接到了孩子母親打來的電話:原來孩子見說不動我,想透過家長的力量,讓我轉變心意,挑選他人擔任。

當下我就傻眼了!孩子的動作畢竟快了一步,不過這也正中下懷,恰好給了我一個機會向家長陳述我的理由。我告訴這孩子的母親,您的孩子確實是班上品行最優良、最熱心助人的一位,擔任「優良學生」是不二人選。更何況孩子就讀「體育班」,接受如此嚴格的體育訓練,其目標不就是在將來能在羽球界打出一片天地,獲得優勝嗎?只要獲得優勝,就會受到表揚,就必須上台領獎,這是孩子將來必須經歷的過程。難道家長會希望孩子在歷經一切的艱苦磨練後,最終仍只是沒沒無名,一事不成嗎?所以這一次我讓這孩子上台領取屬於自己的個人獎項,其實是一種考驗。

原本孩子是希望母親能說服我改變心意,最後卻是我說服家長安撫孩子的情緒,這應該是孩子始料未及的結果吧!

只是我還想對這孩子說:「孩子,『恐懼』『害怕』其實都只是內心當中的『幻影』,一點都不『真實』,也根本不存在。儘管十三歲年紀還小,但必須學習成長,成長的滋味酸甜苦澀,各式皆有,而現在必須學習的,則是『勇敢」。學習勇敢,克服恐懼的幻影,也許不是太容易,但這也是一項成長的功課。」

星期一, 1月 27, 2014

暖暖冬日行:台東遊記(二)

在台東,有兩條主要的旅遊路線,一條是沿著台九線走的「鹿野縱谷線」,另一條則是沿著台十一線北上的「花東海岸線」。「鹿野縱谷線」已走得差不多,因此第二天的行程放在花東海岸線的部份。只是這距離,遠比我之前想像的,遙遠許多。

吃完民宿主人精心準備的早餐後,不到九點,我和愛妻便已跨上機車,整裝出發。

琵琶湖
花東海岸線值得「停車暫借問」的地方不少,尚未出台東市區,正準備奔上中華大橋,老婆大人突然在後方大喊「琵琶湖」!我直接的反應是「日本」?卻沒想到台東也有一座。


琵琶湖位於台東森林公園內,佔地甚廣,從中華大橋旁小路騎車進入小徑,沿途遇上許多假日騎乘單車休閒的民眾,顯然「環湖一周」正盛。

琵琶湖隱身於台東市郊,也打造了她毫無污染、純粹潔淨的面容,湛藍的湖水搭配著巍峨的樹林,放眼望去,一派澄靜,儘管遊人如織,卻似乎打擾不了湖面的安詳……琵琶湖滿溢著夢幻般的心情,讓我倆駐足良久,沈醉忘返。








小野柳
告別琵琶湖,續往北行不久,到達「小野柳國家風景區」。根據園區的介紹,這裡是東海岸線最南端的觀光據點,跟台北人較為熟悉的「野柳」景致有異曲同工之妙,故得此名。
 


沿著台11線騎車,海風吹拂著臉龐,煞是快意,然而過於強勁的風勢,卻也讓我必須強睜雙眼,用較慢的速度逆風北行,使得原本不甚遙遠的距離,感覺猶如千里。

水往上流
再經過約半小時的車程(指的當然是我「慢慢騎機車的速度」)到達所謂的「奇觀」:水往上流。還沒有到景點,就看到數輛大型遊覽車在停車場,看來這兒是到台東的必看景點。只是我在面積不大的公園裡繞了個老半天,也沒看到什麼河川的水「逆流而上」啊?公園裡有一大片區域被鐵皮圍籬隔開,無法進入,難道偉大的「奇觀」今天無緣目睹嗎?

正覺得可惜準備離開之際,不經意間跨越一條「清澈的水溝」,這是附近唯一有「水」的地方—原來這毫不起眼的「小水溝」就是「水往上流」呢!只是如果沒有特別觀察此地的地勢起伏,僅僅看著「水溝」裡的流水與樹葉漂流,確實不容易看出「水往上流」的勢態。我拍攝了兩段短片,只是不斷有遊客經過,「拍水」變成了「拍腳」,總覺得煞風景,可惜了。



「水往上流」所在地已是著名的「都蘭村」所在地,也代表著我們已離開台東市,進入台東縣的東河鄉。

新東糖廠
都蘭也曾經是有名的製糖產區,「新東糖廠」就位於台11線旁,儘管在民國80年以後,這座糖廠就不再進行製糖工作,轉型成為觀光糖廠。

整座糖廠保留下來的面積不大,觸目能見的,就是廣場周邊的四五間建築,加上一支巨大的老舊煙囪,相較於「水往上流」與「小野柳」的熙來攘往,新東糖廠卻顯得冷清許多,除了我和愛妻兩人,遊客不超過10人,和高雄的橋頭糖廠相比之下,確實簡陋,也欠缺規劃。






 行車至此,已是午後一時二刻,從台東出發已歷四個小時,缺水少食的我早是幾可難耐,偏偏此區域幾無人家,飲食難尋(我還得顧及愛妻只吃奶蛋素),好不容易糖廠內有小吃店,請主人簡單炒幾道小菜果腹,餐廳內燈光昏暗,估計應該沒有營業,只是我一整個餓到不行,老闆娘熱心助人,這才開火煮食,三道菜餚在我還來不及反應該先拍照存證以前,就被兩人狼吞虎嚥一嚼而盡,只留下飯飽菜足之後,拍攝園區小貓的幾張影像。

在園區入口處,有一間販賣紀念品的小屋,從店內巨幅的旗幟與海報,可以看出台東原住民朋友對於財團開發東台灣的反感,這也使得商品小屋多了些個性美,尤其反「美麗灣」的開發,深得我心,讓我在這間小屋似乎找到的志同道合的伙伴,也看到真正屬於人民的心聲。

我在這間小屋買了非常有名的「都蘭國小」書包,鑑於上次到台東,在火車站買了一個綠色小背包,這回換買紅色的,也就是現任總統夫人周美青曾經背過,上過新聞的同款,但直接在都蘭購買,更有「貨真價實」的感覺。



都蘭國中
在新東糖廠隔壁,就是都蘭國中,「學校前門有大海,後門有高山」,相比於大台北的城市學校(像本人的學校叫「西湖國中」,但只是代表位在「內湖的西邊」,周遭根本沒有「湖」,更往談什麼自然美景了),儘管都蘭國中學生數極少(根據網站上說明,每個年級僅有兩個班,學生總計125人),但擁有如此廣闊的校園與視野,更能培養孩子廣闊的胸懷與對環境的熱愛。


都蘭遺址
再往北約10分鐘左右,就看到路旁指標寫著「都蘭遺址」,屬於「卑南文化」的一部份,這可是我上課的最好教材,二話不說,隨即轉入小徑,尋幽訪勝去。

根據遺址旁地圖說明,都蘭遺址目前分為「石棺區」與「石壁區」兩處,從國中課本就可以得知,卑南文化人會以石頭為棺,這代表著先祖們在當時已有尊重遺體的概念,被視為「宗教信仰」的發端。至於「石壁」的功能還有待考古學家做進一步的研究,目前只推測「可能和祭祀有關」,我跟妻子說:「如果不是考古學家的睿眼,這些石壁在一般人看來,應該和普通石頭沒什麼兩樣吧!」

經過一整天在東海岸的奔波,炙人的陽光加上刺人的北風,讓我倆都感到非常疲憊。偏偏我所預定的民宿離都蘭遺址頗有段距離,愛妻不免有所怨言。原本擔心離開台東市區如此遙遠,如果明天早才啟程回返,能不能趕上11:00的班車,甚至考慮過退房立即回返台東市,但確實太過疲累,乾脆先好好睡一覺,補充體力再說。

睡了將近兩個小時,想想既來之何不安之,明日提早出發也就是了,精神既已恢復,就得考慮晚餐。民宿周邊沒有任何餐飲,勢必要前往市鎮,民宿前方一面路標說此地離東河市區約6公里,看來不算太遠,就去街上找食物吧!

舊東河橋
一路北騎,全然可以「空曠」形容,不到10分鐘,我就騎到「路的終點」--前方出現一座木製大橋,禁止任何車輛通行。下車一看,竟然是「隱藏版景點」:舊東河橋。這座橋樑建於1926年,是東河鄉與成功鎮的界橋,橫跨馬武窟溪,從橋上望去,馬武窟溪穿越新東河橋(也就是台11線)後奔流入太平洋,另一頭則是蜿蜒而上的中央山脈,巨石累累,也是難得景緻。橋的另一端則是另一處景點「泰源幽谷」的入口。我抬頭看看,天色已晚,陽光早已不知不覺落入山後,想一想山路崎嶇,雖然本人騎車技術不弱,還是「小心至上,安全第一」,就不冒這個風險上山了。




都已經騎到兩鄉鎮交界處了,那「東河市區」在那兒?該不會是剛剛經過「那幾戶民宅」吧!騎回去一看,對,就是「這幾戶民宅」被稱為「東河市區」。巷我這種「城市鄉巴佬」,用都市的眼光看台東,無怪乎格格不入。

東河包子
但這下可好,晚餐吃什麼?好吧!東河有什麼美食?東河包子!街上這家小店,就是東河包子的創始店,根據店內的簡介,這家「纏記」包子店原本是一家飯店,創始於日治時期,店主人的父親在派出所對面開業營生,父親過世後由母親「楊林不纏」女士改為包子店,做出名號流傳至今。我們去的時間較晚,因此所剩包子種類不多,僅肉包及豆沙包可供應。纏記包子確實美味,肉包肉厚汁多,豆沙包更是我所吃過「最沙」「最飽滿」的包子。儘管這頓晚餐與我倆平常的飯菜頗有差距,但包子如此可口,出門在外,也就不虛此行了。








民宿
我所訂的民宿名為「東岸民宿」,位在東河鄉的隆昌村,民宿老闆讓我倆住進僅有一間的小木屋,這也是我四處遊玩至今,第一次入住獨棟小木屋,別具風情。



之所以選擇這間民宿,是因為老婆大人希望能在東海岸欣賞日出,於是我挑選了這間離海極近,網路上評價不差的民宿。只是次日一早把老婆大人喊醒,希望能一睹日出美景,卻因為當天雲層太厚,無緣欣賞,可惜。

吃完民宿主人準備的早餐(東河鄉的早餐是什麼?當然還是「包子」)後,8:30就急忙出發返回台東市,原以為至少需要一個小時,不想在我的「急馳」之下,竟然只花了32分鐘就已回到「馬亨亨大道」,距離火車開車時間竟然還有將近兩個小時!或許下回在來台東時,還可以騎得更遠,這次體力耗盡,沒能一口氣到達三仙臺、石雨傘,甚至培養出「紅葉少棒隊」的延平鄉,再加上必須搭船才能到達的蘭嶼、綠島……台東,我還會再來,再來品嚐不同風味的鄉野餐點,再來感受綠海藍天、陽光、風浪種種人文、大自然的奇蹟。

星期日, 1月 26, 2014

暖冬新遊:台東二度遊(一)


這次寒假,感覺時間不長,加上前幾波冷到不行的寒流,冷到北半球出現令人難以想像的低溫,決定就不出國了,留在台灣玩,單純而熟悉。

台灣在人文風情與地理景觀上,明顯地被區為四個區塊:北部的工商繁華、南部的田野片片、東部的山水景致,以及離島的蔚藍海洋。去哪呢?「後山日先照」,台東山明水秀,至今卻只去過一回,還留有許多美景、諸多秘境尚未到訪,儘管只有三天兩夜,至少可以悠遊在東台灣的綠色天地之間。

    時間不長,選擇以最快的方式地達台東:飛機。上一次從台東回台北,搭乘的是華信航空晚間的班機,這回早上出門,選擇搭乘立榮航空的班機,登機的時候發現居然是配有螺旋槳的飛機!也許是我少見多怪,不過這真的是我有生以來頭一回搭乘這種感覺有點「復古」的機型呢!
立榮航空的螺旋槳式飛機,不知道是不是我精神緊張,
總覺得比大型飛機「晃」得厲害~~

到了台中,租了輛125CC的機車,開展這一次的旅程。

騎著車,沿著台九線寬闊的道路前行,在這裡騎車和台北最大的不同,莫過於「悠閒」。台北總是人車雜闥,台東筆直的道路上卻絕少車輛,真正可以感受到風的吹拂、奔馳如電的快感,當然我是個注重安全的人,後座還有個心愛的老婆大人,可不許狂飆。

原先設定的目標尚未到達,老婆大人卻發現路標一個特別的指標:「賓朗車站」。這是一個已然廢棄的車站,但站體本身保持完好,有著濃厚日式建築的風格,讓人倍增思古幽情。
                                      

第一站的目標是早就定好的,也是我在上一次到台東之後,從此念念不忘,一定還要再來一次的地方:台東原生應用植物園。
這兩張是三年前來原生植物園的照片,這回只顧著吃,沒拍


其實是我貪嘴。原生植物園的餐點極具特色,尤其是「葉菜」的部分,都是植物園本身精心培育的物種,在市場上找不到,甚至根本聽都沒聽過。儘管餐點索價不低(每人399外加10%服務費),但衝著「沒吃過的菜」這一點就絕對值得票價。老婆大人吃素,到這裡用餐最是得其所哉。

用完餐後,我們沿著嘉豐產業道路在山區繞行,目標是著名旅行文人劉克襄先生所言「到不了的車站」--山里站。其實所謂「到不了」,或許指的是一般搭乘火車前來台東的遊客,因為都是「自強號」,根本不會停靠這個深山小站,每天會在此停留的車班只有4-5個班次,大約也只有當地居民搭乘。感覺上這個車站的「觀光」效益遠比「交通」功能來得巨大許多。

不過山里車站顯然經過改建,因為和我在網路上看到的傳統台式車站建築頗有不同,整體牆面以白色為基底,配上湛藍色「山里車站」幾個大字,儼然幾分「希臘風情」。車站裡乘客無幾,遊客不少,居然還有小貓小狗懶懶地享受著陽光。就在我幫狗狗拍照時,副站長先生出現,聊起小狗與車站:

「小黑(狗狗的名字)會幫我看門。我只要看到小黑窩在站長室門前,就知道這附近是「安全的」,這個地方常常會有眼鏡蛇出沒,小黑盡責地做到「警戒」的工作。

小黑有一回在車站附近的樹林裡晃的時候,誤中了獵人安放的捕獸夾,導致左後腿受傷,現在只能跛腳。」

副站長先生很健談,可惜我跟老婆大人都過於保守,沒敢要求跟副站長先生合照,不過小黑悠閒的樣子拍了下來,好生令人羨慕。 

離開山里車站,經由產業道路繞回台九線,目標是自從熱氣球出現後「爆紅」的鹿野高台。對於熱氣球,我和妻子都興致缺缺,前往高台只是一睹「曠野風情」。傍晚時分雲層漸厚,風勢強勁,頗感寒意,登高台覽天下,倒不失豪情壯志。



 

晚上住的是位在新火車站旁邊的「19號月台民宿」。從網路上看,就知道這是一間頗具特色的民宿,從進門大廳巨幅的畫作,可想知名稱靈感來源自哈利波特,厚重的英國式奇幻風格,讓這間民宿在競爭激烈的台東市區,頗具知名度。





民宿主人讓我倆投宿的房間是「星光」房,這間房的特點是頭頂上的吊燈可以透過開關進行轉換,除了大燈模式外,最特別的是藍色燈,配合特製的窗簾與天花板,形成「星空滿天」的美麗景象,在夜晚時分躺在床上,非常浪漫。




除此之外,床上還鋪著極致柔軟又極致俏皮的「龍貓被」,後來才知道可以向民宿訂購,非常適合在前一陣子寒冷的天氣時使用,十分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