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4月 21, 2012

兩首古老的歷史歌曲


想介紹兩首歌曲給喜歡歷史的同好們,這兩首曲子,在我們「六年級」以前的時代,是國民黨政策洗腦的必備歌曲,因此每個人都能朗朗上口。現在這些歌曲對某些「反抗意識型態」較重的人來說,聽來十分刺耳,但我個人卻把這兩個曲子當成上課用的教材,加上本人「歌喉尚佳」,在課堂上高歌一取的效果相當突出,同時透過這兩個曲子,也可以看出時代的轉變以及歷史人物的主要事蹟。

一、國父紀念歌
從「孫中山學術研究資訊網」上,得知這首歌曲為戴傳賢(季陶)先生作詞,黎錦暉先生作曲,旨在懷念孫中山先生一生的事蹟,因為作於孫先生辭世之後,所以曲調聽來緩慢而哀傷,卻不失莊嚴,是一首我個人相當喜歡的作品。

歌詞如下:
     我們國父,首創革命,革命血如花,
    推翻了專制,建設了共和,產生了民主中華。
  民國新成,國事如麻,國父詳加計劃,重新改造中華。
  三民主義,五權憲法,真理細推求,
        一世的辛勞,半生的奔走,為國家犧牲奮鬥。
  國父精神,永垂不朽,如同青天白日,千秋萬世長留。

  民生凋敝,國步艱難,禍患猶未已;
        莫散了團體,休灰了志氣,大家要互相勉勵。
  國父遺言,不要忘記,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Youtube連結影片如下



二、蔣公紀念歌

這首曲子就和國父紀念歌風格截然不同、大異其趣了。這個曲子是由張齡作詞、李中和作曲的,是在蔣中正「還活著」的時候寫的,從歌詞來看,就知道是一首標準的「馬屁歌」,「民族的救星」、「世界的偉人」,現在聽來十分荒謬,也頗為噁心(「民族的救星」被驅逐到小島,「世界的偉人」被趕出聯合國),在這個時代重溫這種歌曲可以體驗「專制獨裁」時代下一言堂的特色。

歌詞如下:

總統 蔣公,您是人類的救星,
您是世界的偉人。
總統 蔣公,您是自由的燈塔,
您是民族的長城。
內除軍閥,外抗強鄰,
為正義而反共,圖民族之復興,
內除軍閥,外抗強鄰,
為正義而反共,圖民族之復興。
蔣公!蔣公!您不朽的精神永遠領導我們,

反共必勝,建國必成,反共必勝,建國必成。

Youtube連結如下:






星期六, 4月 07, 2012

「臺北、香港、廣州歷史教學研討會」心得


身為西湖國中「獨一無二」、「絕無僅有」的正職歷史科教師,在校內「唯我獨尊」,更何況不少學生對自己的授課頗為欣賞,難免產生「自我感覺良好」的後遺症,因此當收到來自輔仁大學的公文,將於四月78兩日舉辦兩岸三地的中等學校教學研討會,看看討論主題,似乎頗為有趣,反正假日無事,雖然不算在教師研習的時數當中,為個人的成長,也就報名參加了。
第一場報告有兩位主講人。首位主講者是來自廣州白雲區教育發展中心的李嵐教授,講題很長,大體是對各種教學資源在實際使用上的觀察與省思。作者在文中講述的內容,某些正好刺到我的「痛處」,讓我不禁反問自己:在自以為精彩絕倫的教學中,我到底錯過了多少?譬如作者提到:
課改後許多教師銳意創新,充分發揮專業能力和網路優勢開發資源,但另一方面對教材資源卻不夠重視,容易造成優質資源的浪費。
……有教師對一些重要圖片的解讀不夠到位,部分圖片僅起裝飾作用或是一閃而過,資源效用未得到充分體現。
……部分教師既是資源的主要來源,也是資源的主要使用者,亦形成主宰課堂之勢,不利於教學民主的發揚。
以上這些,似乎都是我平常上課時常犯下的毛病。我非常少用教科書,主要的理由是教科書的敘述太過簡略,為了節省版面,往往將重要而複雜的事件濃縮,變得平鋪直敘,毫無意味。我在自製的簡報當中試圖放入許多國中學生會感興趣的元素,包括大量的圖像、影片、相關文字知識等,就是希望透過輕鬆活潑的課堂敘述,讓學生不至於覺得歷史枯燥。不過也就會如同李嵐教授所提到的,大量開發網路資源的結果,我成了資源的唯一主宰者,課堂缺乏民主互動與交流,讓我的教學比較像是傳統的「帝王」而不是民主的「總統」。
相對於此,下一位報告者廣州教育局教學研究室主任黃憲主任就特別提到「個性化教育」的重要性,主張「強化個性化教育的理念,其內涵是在內容統一、要求統一的情況下根據學生的各自特點而靈活調整教育內容,綜合運用各種教學組織形式,不拘一格地採用有效的教育方法」這其實也符合了台灣當前教育力主「不放棄每一位孩子」的教學目的。但我還是頗感心虛,一位歷史專任教師,往往負責超過十個班級,就以一個班級30位同學計算,至少300位學生,如何實踐「個性化教學」?無法認真照顧「每一位孩子」,是否就代表著教師的怠惰?一個教師,到底要花費多少時間與心力,才能夠算是盡到自己的職責?
茶敘之後進行第二場報告。第一位主講人是香港退休教師白耀燦老師,用生動活潑的語氣,透過投影片,講述歷史「實地考察」會出現的問題與反思。白老師以辛亥革命為例,在香港雖然有不少與革命相關的事蹟,但歷經百年,物事全非,想要帶學生從現場體會當年革命的風華,早已無處尋覓,反而對於「神入」歷史教學產生負面效應。如果要學生體驗歷史當中人物的情思,第二位主講人廣州一中教師楊穗福老師就以「小舞台演活大歷史」為題,談自己在教學過程中,設計讓高中學生演出歷史劇的經驗,同為歷史科教師的我,自然首先聯想:「我可不可以模仿?」結論卻是悲哀的:我力有未逮。楊老師所提的是「校本課程」,也就是以全校的力量進行活動,而以目前我所待的西湖國中,每位教師除本業外,都負有其他工作,加上校內並無表演藝術方面專長的教師,無法在戲劇專業上提供協助(如劇本撰寫、服裝製作、道具處理等),看來這樣的活動雖然大有助於學生對歷史的興趣與瞭解,但似乎仍以大型學校較為適合辦理。
此後再令我感到興趣之主題,則為下午第一場首位主講人的主題:「英國、台灣中學歷史教科書之比較」,作者為鶯歌國中蘇家惠教師,該文為其碩士論文部分。從該文分析中,可以發現英國教科書特色為重視學生思辨能力,故教科書中有大量史料,篇尾則列出本段落欲學生思考的問題,故英國教科書內圖片極少,幾乎全為文字紀錄;相較於此,台灣課本則以歷史敘述為主,比較像「簡單的故事書」,文字經過精鍊減縮,配合大量圖片,可說各有特點。
不過英國課本在「廣度」上則遠不及台灣。蘇老師論文中即有言:
SHP版(教科書)《和平與戰爭》中「二十世紀的世界」單元內容以歐洲為主要文本載體,所以此單元儼然是「二十世紀的歐洲」之介紹,至於其他區域的教材內容甚少(日本除外),甚至大英帝國對殖民地壓迫及殖民地的抗英運動(如印度、南非、埃及等)等議題則隻字未提。
台灣版「平鋪直敘」的方式往往讓教師感覺份量沈重,但優點卻是「面面俱到」。我常想台灣的課本編排方式儘管飽受批判(包括我自己對之也是頗有議論),但我更擔心英國課本的編排方式會讓學生視野變得狹隘,就如同我在上文山社區大學唐曙老師有關亞非拉課程以前,對這些地方的貧困一無所知,甚至認為理所當然一樣。英國課本拒談過往「被殖民地」的歷史,可能會讓英國學生缺乏對弱勢族群的關懷,甚至重演「白人至上」的民族偏見。
下一位主講者的主題非常有趣,更是我一直十分重視,大量使用在我投影片當中的資料:「漫畫-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新元素」,主講者是廣州匯景實驗學校謝惠華教師。如果可以,我很希望能在自己的學校也辦一場歷史漫畫競賽,相信會有不少學生躍躍欲試。這讓我想起過去在私立學校任教時,也有一位同學繪製大量歷史漫畫,到現在都還記得內容,以各種動物形容二戰期間的各派勢力,令人印象深刻,當年如果學校允許,這些出類拔萃的作品將可以成為歷史教學的重要工具。
一整天的研習內容極為豐富,可也令人感到疲憊。其實每一場研習都或多或少給我新的想像與刺激,只期望將來有機會能將今日所學的,在實際教學上付諸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