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1月 24, 2010

社會領域研習心得:誰的「恐怖主義」?

    身為教師,參與各項研習不僅是「義務」,也是「權利」,固然教育局方面有教師最低研習時數的估定,但每次研習所帶來的智識、能力上的成長,才是最大的目的與收穫。

今天我到了位在陽明山上的教師研習中心參加「社會領域種子教師研習」,活動分為上下午場次,上午是社會領域的讀書會心得分享,下午是文獻會莊永明教授主講的「台北城導覽」,都是相當精采的活動。

上午的讀書會心得分享,討論的書籍是《世界,為什麼是現在這樣子?》由法籍作家尚˙克利斯朵夫等多人合著,利用「地緣政治學」論述全球局勢的發展歷程,作品十分精彩可讀。在多位讀書會成員的分享當中,有一位老師的主題是「恐怖主義」,利用書中相關的資料,討論什麼是「恐怖主義」,20世紀以來的恐怖攻擊行動主要有哪些,分佈在哪些區域,受到威脅的國家為何,國際間如何應對……在在顯現了這位老師對於恐怖主義探討的深刻,也讓我深受啟迪。

然而有一點是這位老師未嘗提及,卻可能更為重要的一點:誰的「恐怖主義」?也就是「恐怖主義」的「定義權」在誰的手上?在這位老師的論述中,提到恐怖主義攻擊的對象從特定的政治、經濟領袖,到不特定的普羅大眾,採取的手法多半是突然的、無預警的攻擊,也往往造成重大傷亡。因此像眾所周知的911事件,或1972年德國慕尼黑奧運選手村事件,以及數不清的大樓攻擊案、汽車爆炸案……都被定調為「恐怖攻擊」。但我想問的是:誰定的調?

首先,911事件對美國人而言當然是「恐怖攻擊」,慕尼黑事件對以色列而言確定是「恐怖攻擊」。再舉其他例子:車臣獨立份子對俄羅斯而言是恐怖份子、愛爾蘭共和軍對英國而言是恐怖份子、泰米爾之虎對斯里蘭卡政府而言是恐怖份子……基本上,都是「強權」定義「弱者」的反抗為「恐怖主義」

那麼「強權」就一點也不「恐怖」嗎?如果對不特定普羅大眾攻擊會被視為「恐怖主義」,那麼美國支持以色列強佔巴勒斯坦人民土地,造成數百萬難民流離失所,以色列更不時對迦薩發動大規模攻擊,造成百姓傷亡,算不算「恐怖主義」?車臣人為爭取獨立,向俄國強權挑戰,俄羅斯鎮壓時殺害了多少無辜車臣民眾?不算恐怖主義?美國自視為「和平領袖」,然而攻打伊拉克、阿富汗當中許多倒行逆施的作為,能說得過去嗎?長期對古巴、北韓等被美國「定調」為「邪惡軸心」的國家禁運,造成該國普羅百姓生活陷入困境,這是「民主自由」的精神嗎?美國在越戰中,對無辜的民眾使用「落葉劑」(又稱為「橙劑」),不但當場造成慘重死亡,遺毒更禍害至今,許多孩童一出生就嚴重畸形,轉錄幾張照片,想想:對這些孩子而言,美國恐不恐怖?(照片來源:http://news.backchina.com/2010/1/6)


弱勢者不能像強權那樣,用大規模的「戰爭」來美化自己的目的,只好用小規模的戰術表達立場,一樣造成百姓的傷亡,卻被訂為「恐怖主義」,叫弱勢者如何心服。

我不是在為恐怖主義辯護,不論強權的戰爭行為或弱勢者的「恐怖攻擊」,都是必須嚴加譴責、極力避免的舉動。我只是想說:對於「恐怖主義」這樣的詞彙,作為歷史學家,不能、也不應隨著強權國家起舞,而應該有更中肯、更明確的定義與規範。


星期二, 11月 23, 2010

自製的國中講義下載區(台灣史部分)

      好幾位九年級的同學向我索取七八年級的歷史講義,我想一個個Email給大家相當花時間,也或許還有其他網友也感興趣想參考,乾脆將自己多年來的心血放在網站上,供有意者自由索取。不過終究是本人的心血,還請留意著作權相關問題,勿要竊取權益喔!
首先先把七年級台灣史部分的講義放置於下:(史前時代本人未製作講義)(明鄭時期不慎遺漏,重新編碼補上)




  • 留言者: Shawn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11-11-01 22:31:45
很棒的參考資料 很用心 也謝謝提供資料!!

星期六, 11月 13, 2010

夢魘童年:讀「長路漫漫-非洲童兵回憶路」深感

在台灣的中等學校任教多年,對於過往事蹟上的分分合合、承平征戰,感受逐漸淡漠。史書上不斷重演的「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也成為空洞的形容詞。畢竟對於生活在承平世界,從未曾親臨前線的我而言,「戰爭」永遠屬於「他人的世界」。

而戰爭對於現今的台灣中學生而言,不僅「遙遠」,更是「虛擬」。網路上的遊戲,絕大部分都以「打怪」作為提升角色能力的基本條件,於是「消滅敵人」成為遊戲當中不可或缺的動作,任何角色想要成為「英雄」,想要在這虛擬環境中取得一席之地,勢必要剷除許多敵人,勢必要消滅不少生命儘管這些生命也是虛擬的。

但也因此,戰爭在這些孩子們的眼中,也就變得無足輕重了。 我見過不少台灣的孩子,喜歡幻想著自己手上拿著一把衝鋒槍,神勇地奔馳向前,「擋我者死」,相信自己就是那位「萬夫莫敵」的藍波,在戰場上永遠不會受到一絲一豪的傷害。

可是如果台灣真的陷入戰局呢?如果我們這些年紀不過十來歲的孩子們真的不得不拿起武器、親臨前線呢?那會是怎樣令人怵目的世界?虛擬世界降落到現實生活,有多少人可以承受?

只要換個場景,一切都早已成真。「獅子山國」,一個位在西非的小國,絕大部分的台灣民眾根本聽都沒聽過的所在,在1991年爆發內戰,短短數年間,造成超過全國人口1/3的巨大傷亡,成年男子多數已在戰場中捐軀,於是反叛軍與政府軍都將兵源動到未成年的孩童身上,將殺人武器強行給予,逼迫他們參與訓練,而當中年紀最小的才8歲,甚至身高還不及長槍的高度。

長路漫漫封面 

這些正是《長路漫漫》作者伊實美˙畢亞的真實的童稚經驗。其實在一開始,伊實美隊於戰爭的感受一如普通的孩子一樣,都覺得與己無關,書中一開始就說道:

有關戰爭的各種傳聞滿天飛,讓人感覺事情似乎發生在遙遠的異域。一直到難民開始經過我們鎮上,我們才認清,其實在爭是發生在我們國家。

但即便看到了難民,年紀尚小的伊實美依舊過著玩耍遊戲的快樂生活,完全無法想像「戰爭」將會遠比難民更切入他的生活……

這一天,1993年,伊實美和他的朋友們前往鄰鎮參加才藝表演。再也平常不過的生活,卻導致再也回不去的歲月……

在鄰鎮的第二天,伊實美突然聽到自己的村莊遭到「匪軍」攻擊的噩耗,當然二話不說,急忙趕回家去,但亂世難民奔逃的紊亂,豈容十二歲的孩子順利回家?被火焰吞噬後的餘燼,被槍殺的屍體與鮮血,從此伊實美再也沒能回到兩天前那可愛的家,再也沒能看到他的父母,他必須靠自己,生存下去……

伊實美和幾位年紀相仿的同伴不斷逃亡,晝伏夜出,唯恐被匪軍捕獲。作者在書中清楚描述被匪軍捕獲的風險:

他們馬上就會被迫加入匪軍的隊伍,後者則會用燒熱的刺刀在新兵身上刻下「RUF」(革命聯合陣線)的縮寫,至於刻在身上那個地方,隨匪軍高興。這不僅代表你一輩子都會帶著傷疤,而且身上刻了匪軍的縮寫逃跑根本是自尋死路,因為政府軍一看到你立刻格殺勿論,處於戰鬥狀態的老百姓見了你也一樣。

逃亡的路上到處都是死屍,即便只是以文字描述,看來也依然令人做噁。有的屍體雙手、雙腳、生殖器官全遭切除,有的則是從腳到脖子佈滿彈孔,一顆子彈還打爛喉結,殘餘皮肉黏到了喉嚨後頭……現實世界不是網路遊戲,陣亡的人不會從「螢幕」當中消失,無法保持「清潔」,現實世界中的屍體會充斥著整個空間,會飄散惡臭,會吸引噬血的蚊蟲,更會引來難以數計的傳染惡疾……

如果在普通的太平時代,人們看到孩子們聚集,只會覺得可愛,但在獅子山,十來個孩子成群結隊,卻讓村民恐懼,伊實美就差一點被農民視為「匪軍」殺害。這是個時麼樣的變態世界,大人們畏懼孩童,孩童間互不信任,成人間相互屠殺……最大的諷刺是,所有這些戰爭與殺戮,領導的人都說這是為了「愛國家、愛人民」。

伊實美逃了幾個月,終於逃不過命運被政府軍捕獲。從此刻起,伊實美揮別了純真的童年,在軍官的蓄意「洗腦」下,成了殺人不眨眼的魔王少年兵。擔任軍官的成年人十分清楚一件事:這些孩子離鄉背井地逃亡,他們的父母多半都已慘遭毒手,因此軍官利用孩子們的家仇,告訴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眼前的「匪軍」就是殺害你們親人的劊子手,所以不要害怕,殺吧!為了消滅世間的邪惡,代表正義的我們,必須對惡魔毫不留情、絕不心軟。

為了讓軍人在戰場上衝鋒而毫無懼色,長官甚至會給予這些孩童毒品,加以控制。平常時候唯一的「享受」就是看電影,然而及便是這種休閒,也在軍方的精心策劃下,只播放像「第一滴血」「魔鬼司令」等戰爭片,其目的不外乎催眠士兵,讓他們自視為影片中的英雄,上戰場能殺無赦。手握長槍的伊實美,在毒品與電影的催化下,天真的相信「所有匪軍都該死」,逐漸不把殺人當成罪惡,逐漸把生命視為無物。

如果不是聯合國的介入,伊實美將持續童兵的生活,直到被殺的那一刻。從此伊實美脫離了兩年餘的殺人生涯,逐漸融入正常社會,但連天烽火、斷肢殘骸的可怕景象,卻始終糾纏著他,成為揮之不去的夢魘。如今的伊實美,為了不讓更多的孩子度過如他一般悲慘的童年(儘管那確實不是他的過錯),成為了人權觀察組織兒童人權分部的成員,致力於解救受虐的兒童。

如今獅子山共和國的情況似乎稍有改善,但人民貧窮情況依舊,當我們看著在台灣承平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津津樂道地訴說著在網路虛擬世界英勇的殺敵事蹟時,或許我們該默默祝福,希望這一切對他們而言,永遠只是「虛擬」,永遠不會變成「現實」。



星期五, 11月 12, 2010

如何讀歷史--給國中一年級的新鮮人

(以下這篇文章,是西湖國中校長要求我在開學典禮時給予七年級新生學生手冊上的一段文章,簡略地談論歷史科的學習方法。我會再另寫一篇給高一新生的同類型文章,網友們會發現當中的差異)


歡迎大家來到西湖國中這個大家庭!對於未來三年將要面對的各科繁重課程,想必各位同學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茫然而不知所措的感覺吧!以下針對歷史科的部份,給同學們一點初步的指引。


不少同學從一開始就對歷史這門學科抱持著負面、消極的想法:「歷史只不過是一堆的人名、地名、時間而已,是一個十分無趣的科目。」其實這是對這門課目的最大誤解。就拿蓋房子來做比喻吧!在現代要建起一幢大樓,首先一定要有鋼筋,架構出房子的基本模樣之後,再灌漿上水泥,最後加上各種裝飾、漆上各類色彩,完成建築物的本體。「人、事、時、地、物」就是歷史科的「鋼筋」,可以幫助你建構出歷史的基本模式。然而只有「鋼筋」的房子能住人嗎?當然還不夠,還要再加上「水泥牆」,也就是歷史事件彼此之間發生的原因、事件的經過、帶來的影響等。有了堅固的鋼筋,再加上足以遮風避雨的牆面,房子才能開始居住,歷史科的學習也才算是初步完整。


所以閱讀歷史,絕對不可以只把人事時地物不分青紅皂白地死記硬背下來,尤其現在的國中基測考題愈來愈靈活了,往往藉由描述一個時代的背景模式,測驗學生對於該時代是否有全盤了解,如果你只是把單一的「點」記住,如何應付這樣的考題呢?


所以學習歷史的重點在於「建構完整的歷史圖像」,也就是說,你能否運用學習到的內容,想像如果你身處於某一個時空環境(譬如台灣的荷蘭時代、中國的明朝、歐洲的法國大革命時代等),你會有什麼樣的想法?可能遇上哪些人物?發生哪些大事?可以吃得到什麼樣的食物……?而這就是你在這三年當中,要在歷史科方面達成的最重要任務。


那要如何做到上述任務呢?有幾個方法提供給你:



  1. 多閱讀課外書籍:課本、參考書能給你的,只是簡單的敘述綱要,要想進一步理解歷史,可以多閱讀一些古今中外的歷史故事,了解事件的因果始末,對於你的歷史能力涵養,必然能有相當的提升。

  2. 以「時間」、「空間」為座標軸,整理所學知識:等課程累積相當進度之後,或許你會發現要記住的項目愈來愈多,會產生不知所措的感覺。這個時候課本後面的年代表就會成為你最好的幫手。不過光是靠課本或參考書的整理,功效仍然有限,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做年表」,邊做邊記,做完了,你也就記住了,這才是「事半功倍」的讀書方式。

  3. 培養對歷史的興趣:這一點最重要,沒有興趣,任何科目都會成為你的「累贅」,其實在國中階段的歷史,仍然以「故事」為主體,就用「聽故事」的心情來上課吧!不過上課可不能「聽聽就算」了喔!如果你能在回家以後,用自己的語言,重新講述老師上課的內容,那你這堂課就沒有白學了。

  4. 勇於發問:台灣的學生大半比較「害羞」,不太敢問問題,結果疑問留在心頭,日復一日,不懂的地方愈來愈多,最後變成「不知從何問起」。老師都是非常熱心的,不要害怕,任何大大小小、雜七亂八的疑難,問吧!根據教學多年的經驗,從七年級開始就問個不停的同學,高中都會考上公立前三志願喔!


總之國中階段的歷史科學習,在於希望同學能夠「設身處地」回到某個時空背景,了解當時的人為了麼會那樣想、做出那樣的行為、造就怎樣的因果關係,如果能掌握這些,你的歷史學習必將卓然有成,傲笑江湖。


 




  • 留言者: 亞其媽媽
  • Email: ShingLillian@gmail.com
  • 網址:
  • 日期: 2011-09-19 18:37:20
非常感謝老師!!

星期四, 11月 11, 2010

「最是無情帝王家」--讀「瑪麗女王」傳記有感

身為歷史教師,「閱讀」是每日必不可少的生活要素,行之既久,不僅成為習慣,更昇華成為樂趣。儘管近日因俗務分心,於閱讀上稍嫌荒疏,卻仍可視當下閱讀內容為兩大類別:一是興趣所在,再為教學所需,今日欲介紹之書籍,恰為後者。


這本書是多年前鹿橋出版社所出版的「開創時代政治巨人」系列叢書當中的一冊,該系列多達150冊,細細講述了自上古時代以降,古今中外重要的政治及精神領袖,本系列與其他在台灣可見之傳記叢書有顯著的不同,關鍵在於一班傳記叢書泰半以歐美人物為主,然本系列卻在此之外,更包含了亞非、拉美地區的重要領袖,例如約旦胡笙國王、柬共頭子波帕、非洲迦納總統恩克魯瑪等,均非普通台灣學子平常會在課本上接觸或認識到的人物,但卻對國際局勢帶來重大的影響。因此我熱切地閱讀每一本傳記,學習到過往我從未瞭解的一些人物、許多事件。


初取得此書,光看標題,以為是談英國國王亨利八世的長女「血腥瑪麗」,尤其本書被放在「亨利八世」、「伊麗莎白女王」及「詹姆士一世」之間,更容易引發聯想。但閱讀後,才瞭解原來此書的主角是伊麗莎白一世的表姪女,蘇格蘭女王瑪麗。然而這個女子的一生,相較於「血腥瑪麗」,似乎更加淒涼、更加令人慨嘆。


瑪麗公主從一出生就註定成為政治鬥爭下的犧牲品(其實在那個時代,女人都只是一種工具,透過婚姻形成兩國同盟的工具),瑪麗的父親詹姆士五世對女子執政並無信心(其實這也是因為女王如果出嫁,皇位是否仍能牢牢掌握,確實存在風險),竟在女嬰出生後詛咒:「願她噩運當頭!也願她早生早夭吧!」結果儘管過後不久詹姆士就駕崩了,但才周歲的瑪麗公主未來的命運,卻彷彿被其父親的「遺言」籠罩一般,崎嶇而險峻。


在廿一世紀的今天,「婚姻」是在兩個成年人自由戀愛之下所形成的共識,然而尚在襁褓之中的瑪麗,卻早已成為「政治聯姻」的籌碼,十六世紀的歐洲正處於宗教改革的風暴當中,蘇格蘭亦無從倖免,羅馬公教(舊教)與抗議教派[1](新教)彼此之間鄉持不下,衝突不斷。信仰新教的「攝政王」主張與英國亨利八世的兒子(也就是日後的愛德華六世)締結婚姻,但信奉舊教的母后和樞機主教激烈反對,最後亨利八世居然出兵攻打蘇格蘭,試圖以暴力強奪小瑪麗。儘管亨利野心並未得逞,但已為這位女嬰的的未來埋下不可知的變數。


瑪麗六歲時,其母后將她嫁給法國王子,其目的也不外乎穩定舊教在蘇格蘭及歐洲國家間的地位。於是瑪麗到了法國,在成年之前,留在法國,享受法國奢華生活­—但這卻是瑪麗短暫生涯中僅有的喜樂歲月。


十六歲時,瑪麗終於嫁給法國王子,然而喜悅的生活沒過多久,不幸的消息接二連三:法國國王過世,瑪麗成為皇后;瑪麗母親過世,一年後連摯愛瑪麗的王子也染病辭世……瑪麗在法國可說是舉目無親,更何況法國人也不希望一位蘇格蘭人擔任國家之母,在充滿敵意的眼光中,瑪麗不得不回返自己的母國:蘇格蘭。


但自嬰孩時期就離開母國的瑪麗,對蘇格蘭可說是一無所知,帶著對舊教堅貞信仰繼位為蘇格蘭女王的她,面對的是兩派絕不相容的極端局勢。只有十八歲的瑪麗,根本不知該如何處理,局面不斷惡化,也使得瑪麗在蘇格蘭人民心目中聲望愈來愈低。


而瑪麗最令時人非議的卻是她對於婚姻的選擇。身為女王,瑪麗對於自己的終身大事,卻從來不曾從國家的利益出發,也因此總是為蘇格蘭帶來紛爭與災難。除了第一場曇花一現的婚姻,英年早逝的法國王子或許真的愛過她之外,其他的男人,願意和她結婚,都想透過她的地位取得權勢,卻從不曾愛過她。第二任丈夫唐利儘管外表俊美瀟灑,卻是個長不大的孩子,貪婪、自私,甚至會對瑪麗拳腳相向。瑪麗儘管是女王,卻不能不屈服於外在的政治現實,加上對唐利仍有餘情,女王選擇忍氣吞聲,卻將感情寄託在一位樂師的身上,導致一場宮廷血案……


1566年3月9日,瑪麗女王邀請幾位貴族,一同參與晚宴,席中這位宮廷樂師緩緩地演奏樂器,依切看來是如此祥和……


然而妒火中燒的丈夫唐利,卻在此時率領一群殺手衝入會場,就在瑪麗女王面前,將宮廷樂師亂刀砍死,樂師身上多達67處刀傷,死狀淒涼。這使得瑪麗再也無法與唐利共處,但消滅唐利的事例並非一蹴可幾之事,瑪麗需要援手,但這個主動投效的援手,其實依舊是頭不懷好意的惡狼……


伯斯威爾爵士在瑪麗與唐利針鋒相對的其間,一直表態堅定支持瑪麗,這使得瑪麗對他大有好感。爵士利用瑪麗對他的信任,據信策劃了一場謀殺案,就在瑪麗離開唐利不久之後,唐利所寄居的小教堂突然爆炸,唐利慘死於爆炸點外的花園當中,卻不是死於爆炸,而是遭到勒斃,所有的質疑都指向爵士,瑪麗卻似乎不聞不問。


為了早日得到女王,爵士的作為簡直令人髮指:在女王探視兒子離開的路上,將女王挾持到自己的城堡,並在城堡內將女王強姦!而女王竟然就此嫁給了伯斯威爾爵士!這使得瑪麗在全蘇格蘭人民的心目中,已與娼妓無異。


瑪麗至此已是眾叛親離,在一次與反叛軍交鋒的戰役中,瑪麗的軍隊慘敗,眼看就將落入敵手,伯斯威爾以尋求救兵的藉口離開瑪麗,就此遺棄自己的妻子,再也不曾回頭,而瑪麗卻仍舊相信丈夫將會帶著大軍前來解救她……


當然是永遠等不到的。瑪麗在走投無路下,被迫投靠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但伊麗莎白深知瑪麗是個「危險份子」,所以儘管兩人之間有著複雜的親屬關係,伊麗莎白也確實不願意對瑪麗下重手,但瑪麗對英國女王寶座的野心卻逼得伊麗莎白不得不痛下決心,在1587年將瑪麗以叛國罪名處斬,一代女王瑪麗,享年45歲。


乍看之下,瑪麗女王的一生,充滿荒謬與無知,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卻也顯現出這位女子的單純與悲情。儘管瑪麗自出生起就被視為「奇貨可居」,但她的童年生活卻是備受呵護的。在法國的歲月,是瑪麗短暫生命中少有的幸福歲月,法國是天主教國家,在十六世紀宗教改革的紊亂當中,是少有的「安定」環境,因此小瑪麗根本不曾經歷過政治上的險巇。


單純的心靈,卻必須面對最嚴峻的風浪。對瑪麗而言,蘇格蘭儘管是她的故鄉,但自嬰孩時期即遠離故鄉的她,對這個北方小國是全然陌生的,小國對年輕女王顯然也並不歡迎,這叫未滿雙十年華的少女如何抉擇?在缺乏良師、尋無益友的環境當中,瑪麗必須一切自作主張,也因此不斷犯錯,帶給她自己、蘇格蘭莫大傷害。


尤其瑪麗對婚姻的決定,從政治上而言,可以說是徹底的災難。然而內心單純的瑪麗,其實只在乎自己的愛情,就像世間所有的少女一般,誠心地相信存在著真愛,選擇了自己所愛的人之後,無怨無悔。


這正是瑪麗最為可悲的所在。當我讀完瑪麗的一生之後,深深地感覺瑪麗其實是一位非常值得疼愛的女子,不僅年輕、美麗,她對愛情懷抱夢想,也曾為每一位丈夫付出心力。只是純潔的愛情卻碰不到值得付出的人,男人們接近她、占有她都不是為了她的未來與幸福,全都只是為了男人們自身的政治慾望。「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瑪麗本身沒有大錯,錯在她的身分太過誘人,造成人們的迷失,也導致瑪麗自我認定的迷惑,終於一再沉淪,不可自拔。


「最是無情帝王家」,瑪麗不幸生在皇室家族,是國家的災難,也是瑪麗一生的悲劇。如果瑪麗不是女王,如果瑪麗的婚姻與態度不會影響權勢與地位,也許她將不會在歷史留名,卻或許可以擁有更為幸福的人生。


 




[1] 「抗議教派」,也就是台灣教科書長期以來錯誤翻譯的「基督教」。這在教學上常常造成學生的混淆與不解,因此本人在此廢棄不用。




  • 留言者: 急需的學生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11-02-18 22:31:09
老師阿,檔案開不了..該怎麼下載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