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月 26, 2014

暖冬新遊:台東二度遊(一)


這次寒假,感覺時間不長,加上前幾波冷到不行的寒流,冷到北半球出現令人難以想像的低溫,決定就不出國了,留在台灣玩,單純而熟悉。

台灣在人文風情與地理景觀上,明顯地被區為四個區塊:北部的工商繁華、南部的田野片片、東部的山水景致,以及離島的蔚藍海洋。去哪呢?「後山日先照」,台東山明水秀,至今卻只去過一回,還留有許多美景、諸多秘境尚未到訪,儘管只有三天兩夜,至少可以悠遊在東台灣的綠色天地之間。

    時間不長,選擇以最快的方式地達台東:飛機。上一次從台東回台北,搭乘的是華信航空晚間的班機,這回早上出門,選擇搭乘立榮航空的班機,登機的時候發現居然是配有螺旋槳的飛機!也許是我少見多怪,不過這真的是我有生以來頭一回搭乘這種感覺有點「復古」的機型呢!
立榮航空的螺旋槳式飛機,不知道是不是我精神緊張,
總覺得比大型飛機「晃」得厲害~~

到了台中,租了輛125CC的機車,開展這一次的旅程。

騎著車,沿著台九線寬闊的道路前行,在這裡騎車和台北最大的不同,莫過於「悠閒」。台北總是人車雜闥,台東筆直的道路上卻絕少車輛,真正可以感受到風的吹拂、奔馳如電的快感,當然我是個注重安全的人,後座還有個心愛的老婆大人,可不許狂飆。

原先設定的目標尚未到達,老婆大人卻發現路標一個特別的指標:「賓朗車站」。這是一個已然廢棄的車站,但站體本身保持完好,有著濃厚日式建築的風格,讓人倍增思古幽情。
                                      

第一站的目標是早就定好的,也是我在上一次到台東之後,從此念念不忘,一定還要再來一次的地方:台東原生應用植物園。
這兩張是三年前來原生植物園的照片,這回只顧著吃,沒拍


其實是我貪嘴。原生植物園的餐點極具特色,尤其是「葉菜」的部分,都是植物園本身精心培育的物種,在市場上找不到,甚至根本聽都沒聽過。儘管餐點索價不低(每人399外加10%服務費),但衝著「沒吃過的菜」這一點就絕對值得票價。老婆大人吃素,到這裡用餐最是得其所哉。

用完餐後,我們沿著嘉豐產業道路在山區繞行,目標是著名旅行文人劉克襄先生所言「到不了的車站」--山里站。其實所謂「到不了」,或許指的是一般搭乘火車前來台東的遊客,因為都是「自強號」,根本不會停靠這個深山小站,每天會在此停留的車班只有4-5個班次,大約也只有當地居民搭乘。感覺上這個車站的「觀光」效益遠比「交通」功能來得巨大許多。

不過山里車站顯然經過改建,因為和我在網路上看到的傳統台式車站建築頗有不同,整體牆面以白色為基底,配上湛藍色「山里車站」幾個大字,儼然幾分「希臘風情」。車站裡乘客無幾,遊客不少,居然還有小貓小狗懶懶地享受著陽光。就在我幫狗狗拍照時,副站長先生出現,聊起小狗與車站:

「小黑(狗狗的名字)會幫我看門。我只要看到小黑窩在站長室門前,就知道這附近是「安全的」,這個地方常常會有眼鏡蛇出沒,小黑盡責地做到「警戒」的工作。

小黑有一回在車站附近的樹林裡晃的時候,誤中了獵人安放的捕獸夾,導致左後腿受傷,現在只能跛腳。」

副站長先生很健談,可惜我跟老婆大人都過於保守,沒敢要求跟副站長先生合照,不過小黑悠閒的樣子拍了下來,好生令人羨慕。 

離開山里車站,經由產業道路繞回台九線,目標是自從熱氣球出現後「爆紅」的鹿野高台。對於熱氣球,我和妻子都興致缺缺,前往高台只是一睹「曠野風情」。傍晚時分雲層漸厚,風勢強勁,頗感寒意,登高台覽天下,倒不失豪情壯志。



 

晚上住的是位在新火車站旁邊的「19號月台民宿」。從網路上看,就知道這是一間頗具特色的民宿,從進門大廳巨幅的畫作,可想知名稱靈感來源自哈利波特,厚重的英國式奇幻風格,讓這間民宿在競爭激烈的台東市區,頗具知名度。





民宿主人讓我倆投宿的房間是「星光」房,這間房的特點是頭頂上的吊燈可以透過開關進行轉換,除了大燈模式外,最特別的是藍色燈,配合特製的窗簾與天花板,形成「星空滿天」的美麗景象,在夜晚時分躺在床上,非常浪漫。




除此之外,床上還鋪著極致柔軟又極致俏皮的「龍貓被」,後來才知道可以向民宿訂購,非常適合在前一陣子寒冷的天氣時使用,十分暖和。



沒有留言: